登录

官方微信:baichuansw2015 服务热线:0571-85363692

垃圾分类难以推行是因为居民素质差吗?

发布时间:2019/6/27点击次数:13224

【导读】近日,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《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生活垃圾拒绝收运的操作规程(试行)》的通知(以下简称《操作规程》),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拒绝收运的操作规程进行制定。为什么垃圾分类在国内城市难以实施?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居民素质差或有关机构宣传不够等因素造成的。事实上,可能还有其他深层原因。

  垃圾分类并不新鲜。早在10多年前,中国的许多城市就成为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的试点城市,但迄今为止,在垃圾分类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上海这次的引进被认为是一个突破性的举措,其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

  当前,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街道和小区里,都设置了标注有“可回收”与“不可回收”标识的垃圾桶,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身边多数人,实际上对“可回收”“不可回收”的区分标准并不明白,只是含含糊糊地凭自己的感觉,将垃圾胡乱分类再丢进相关垃圾桶。更关键的是,在一些城市,市民有时发现清洁工把分类后的不同垃圾桶里的垃圾混合起来,倒进垃圾车,然后统一送往垃圾处理机构。因为这些城市还没建立起垃圾分类处置系统。显然,这种“混合处理”分类垃圾的情形,会伤害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努力和信心,也可能使前期所做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功亏一篑。

  垃圾的运送和处置是一个整体。如果末端处置设施不能体现垃圾分类的价值,则前端垃圾分类处置的功能就失去了意义。但是,检视当前国内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,就存在只强调前端的垃圾分类,却缺乏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置的协调联动的问题。这也是导致垃圾分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。

  此次,上海针对垃圾处置出台的《操作规程》,对生活垃圾收运操作规程进行了制定。比如,对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湿垃圾、干垃圾等不同类别的垃圾的运送“待遇”都作了明确规定,这有助于市民和垃圾运送机构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。例如,对可回收物作了明确界定,此外,对湿垃圾、干垃圾的分类也非常必要。

  垃圾“不分类拒收送”的说法看上去简单粗暴。诚如上海市相关部门所言,《操作规程》的目的还是在于让市民在源头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,从而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打下基础,而不是拒绝收运。上海是市民素质和城市管理走在前列的国内城市,该市出台《操作规程》强调垃圾分类,可视为一个力度不小的突破。

  不过,正如前文所论,垃圾的运送和处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。前端的分类投放只是整个垃圾处理链条的第一环,后面的收集、处置等环节也需配套进行。不能只强调前端,而忽视后者。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即将实施,城管等相关部门除了聚焦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,也需聚焦“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”等全流程,特别是要保障末端的处置要真正实现分类,否则,垃圾分类难以真正实现其价值。

  垃圾分类,是城市实现现代治理的一个课题。眼前,为了便于市民操作,可在前端环节简化投放种类。总之,垃圾分类,既需要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,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,也需要相关环节和机构联动,共同保障垃圾分类处置的最终效果。

解读B2B电子商务综合行业热点、呈现敏感事件、更多独家分析,尽在易推广微信,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。

<<上一篇 垃圾分类已变革,纳入法治轨道 多领域直线拉升 >>下一篇 上海将执行“最严垃圾分类”:个人扔错最高罚200

分享到:

投稿箱:

如有仪器行业、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,或进行资讯合作,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,邮箱:1256925161@qq.com

公司动态更多>>